轻松注册,享用郎溪论坛更多功能。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注册
x
* s" n% ~( X) i
数年前,在苏之时,曾与母亲商议,是否愿意来苏生活,倘若愿来这边生活,可以给她们购置一套小房居住,母亲告知我不愿意。 6 `8 ^& ]% q |4 \* l
再后,回县城购置了一套房,想着后期父母可以居住,我回去有个落脚点也甚好。事与愿违,父母依旧不愿意居住县城。与父母亲而言,住着最舒服的地方,莫过于家乡那个家。 : F' J- t- A2 H
有很长一段时间,我都不能理解父母,为何依旧选择住在乡下,乡下的那个家,冬季酷寒,堂屋寒风对穿过,白天因堂屋大门敞开之故,室内与室外温度相差无异。夏天酷热,蚊虫肆意,一到晚上就要点那种“毒蚊香”。居住县城,无论是在生活质量上,还是在居住环境上,都会上一个台阶。
& d. ?0 W9 s! A) |& D
与我而言,我仅喜欢家乡的春秋,因为只有到了春秋,回家小住那么几日才是最舒适,有时我也在寻思,为何春节,会在冬季之时?要是春节放在春天该有多好!柳絮纷飞,春暖花开,这样的春节该有美啊! 0 C4 w K/ ]" y j7 [+ j- f
与我而言“由俭入奢易,由奢入俭难”,然与父母而言:“由俭入奢难”,这里的“奢”所指有一个好的生活质量与好的居住环境。对于这种不理解,在我心里一直延续了许久许久,直到后来的某一天,所见一事,让我幡然醒悟过来。
% l& v5 h% P" E- r8 u: A0 U
那日,在临行回县城时,见母亲与一位外出摘茶叶的阿姨打招呼。那阿姨从门口经过时,母亲问道:“你去哪里了?怎么拿个篓子?” % `4 m* P. h# J: R+ ~8 Q( {
那位阿姨道:“去摘了一天的茶叶,摘了自己喝” 母亲道:“搞到现在才回来啊,那你晚饭吃了没有?” 那位阿姨道:“没有吃,回去再烧” 母亲道:“就在我家吃,我们刚吃好,你一人在家好到烧”(烧饭没有意义的意思) 那位阿姨道:“不了,烧起来快” 母亲赶紧追上去道:“我们刚吃完,晚上还有不少菜,你吃了再回去”......
- `& Q) R$ x, C5 p1 ]
在回县城的路上,禁不住沉思了起来,家乡与我而言,有着抹不去童年与少年的回忆,然中年以后,回家的次数局指可数,慢慢地,慢慢地,那些镌刻在脑海之中的童年与少年的记忆,场景,都开始斑驳,破碎了起来。
$ w1 M# j7 I0 R
童年之时,记忆中村口那口危桥已被崭新的大桥取代了。 # n3 S3 O. X' K4 N' a5 k1 ?. t' @( c
少年之时,曾与外婆一起在村东头满山捯过花生,那时、那景、那人如今都坦然无存。遍山的庄稼地如今被一片片树林、一排排茶叶树所取代。那人,如今已在黄土陇中...... 9 b+ m- m) [8 g
然家乡与父母而言,应该有着不一样的意义存在。家乡的一草一木,一花一景,一人一物,都曾伴随着他们走过幼年,童年,中年,老年。父母孩时的伙伴都居集在村子里,他们饭毕后,可以四处串门,闲暇时,他们会邀请好友来家里打打麻将,斗个地主,农忙时,可以一边农作,一边闲聊, 说着笑着,一天又一天,过着甚为舒服。幸福,某过于如此般,在自己最舒适的圈中生活着。善于健谈又不识字的母亲,倘若将其安排在县城生活,估计是在让她遭罪。又忆母亲言:“我还有一位97岁的爸爸在身边,哪里都不能去”
+ Y* A4 \9 a- Q7 R
曾几何时见过这么一段文字:“倘若我们都已长大,父母依旧还在努力,那我们长大的意义又有何益?”这句话引申为:“倘若我们都已长大,父母依旧将就着生活,生活质量依旧没有发生改变,那我们长大的意义又是什么?”
! d. u8 P; a- G2 f' r' i- u" m
于是做了一个决定,提高父母的住家舒服度。首先改善厨房环境,打个新灶,换个橱柜,橱柜面。母亲闻之后,连忙说不要花钱,这个灶很好,云云一大堆...... & d$ Y& e: f7 U
家中厨房一口老灶,已有十多年了的历史,原来家中养猪,打的是二口灶,现猪也不饲养了,二口灶也就显得多余,加之时间又长,另个灶漏烟,于是商议扒掉老灶,打个独灶。将拆下的砖块,用瓦刀剔干净,一一码放整齐,准备后期打灶所用。(现在村里花钱都请不到小工了)新灶隔天就打 好了,做了大半天的小工,打灶师傅还夸我是做小工的料,眼里有活,配合的很好!我笑道要不收了我吧,做你的关门弟子,师傅笑言:“不行了,已经收了十六位徒弟了”......母亲说独灶好烧,尤其是烫罐的水,要开数次。
0 C4 ~" ?( t: e b H$ Q0 D* ]
接着就是将原来的洗水池,操作台拆掉,换个新的操作台面,并吊个橱柜。另定做一个新的台面,覆盖老台面之上,将原来的砖砌的玻璃小门拆掉,换新的橱柜。如此便于储物,也便于做卫生。 . I" x+ K( p- D( t# T- i
忆多年前,每每回家帮母亲搞卫生,母亲都会说:“明天去街上搞二个玻璃门,那样东西放在里面要干净点”。如今好了,也无需明天去街上了。那种玻璃小移门,已经成为历史了。(我总觉的老家说明天,有一种明日复明日,明日何其多之感) 2 y7 N3 i `1 Q5 J3 J
本想给地板铺瓷砖,母亲说千万不要铺,铺了下雨天回潮,而且容易打滑,等年龄大了就危险了,想想也是,水泥地有着些许粗糙不美观,但它终有益处的一面。 6 d) @7 `: @$ X" F; s7 ~1 ^
忽忆起,在魔都之景,给家中阳台玻璃处换了一个大的百叶窗帘,清晨起来后心情就不一样了。美好的事与物,都会让身心愉悦起来。希望新的操作台面及操作环境,也可以让父母亲身心愉悦起来。
: g( I; ^& T( ]5 Y; b- a. z
随后是购置微波炉,后期热饭热菜也便利的多,也将家中窗户装了大纱窗,杜绝蚊虫及竹叶入室。其后也联系做窗户的,将母亲的房间增加一个窗户,如此空气也好很多。 2 I1 W! I$ o) _- `- \
“我们只是站在父母的肩膀上,见识了他们从未见过的繁华”。当繁华已被我们阅尽时,当我们的肩上已可受力之时,我们是否也可以让父母站在我们的肩上,见识到那份繁华了?当我们有些许能力时,是否也可以去改善父母亲生活的舒适度,尽最大的努力让他们的晚年的生活不在将就! 9 s! f0 s( H; l9 X. n
闲暇写了这篇文章,希望可以引起大家的共鸣,也希望大家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开销,节省些许,来改善父母亲晚年的生活的舒适度!有时候父母在家就在,没了才真叫没了! 7 u7 ]8 ~% x* S Q
孝顺的方式有很多种,初心都是让自己的父母过的开心,舒心。尊重老人的选择,不要用年轻人所谓的孝训方式去孝顺老人。 , s3 E( L% O! M6 `# G$ t
最后祝愿各位看官 父母安康!生活幸福! 老灶之景 再见了! 新灶 你好! 美味的酱锅巴 ( Y5 r) s1 M/ d0 d
|